對話嘉賓: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云網發展部 副高級工程師 嚴樹海
北京首都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曲寧
萬國數據高級副總裁 陳江平
奇安信集團副總工程師 喬思遠
蘇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網絡芯片CTO 成偉
隨著8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及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啟動建設,“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其中,京津冀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為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受益于京津冀地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北京市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京津冀地區成為中國IDC市場規模最大的區域,占中國IDC市場總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京津冀地區IDC市場快速發展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政策推動、需求拉動和技術驅動,未來,京津冀地區的IDC市場規模將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速。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大方向的政策性收緊,北京市內所產生的IDC需求將逐步由周邊區域承接,環京的天津、廊坊、保定、張北等地已成為IDC服務商競相爭逐、提前布局的重要區域。
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產業環境及資源現狀究竟如何?配套設施是否完善?“東數西算”工程對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資源供給有何影響?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產業發展面臨哪些挑戰?帶著這些問題,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采訪了中國電信、萬國數據、首都在線、奇安信、盛科等企業的相關專家,共同探討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京津冀地區數據量集中,算力挑戰大
《通信世界》: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產業環境及資源現狀如何?將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嚴樹海: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2015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推進,北京市數據中心加快向河北環京區域外溢,IDC龍頭企業競相在張家口、廊坊、承德、保定等地布局,數據中心的統籌建設,成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一環。河北張家口出臺了《中國數壩·張家口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政策文件,積極發展集約、綠色數據中心集群,有效承接京津數據中心外溢需求。
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而連接、處理數據的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及其網絡體系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直接關系到數據的有效通暢與作用發揮,在支撐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推動數據配置市場化改革、“雙碳”戰略實施和加快數據中心產業轉型發展等方面都有著深遠意義。
曲寧:從我國數據中心的發展歷程來看,基于良好的政策環境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北京成為全國數據中心發展的起點。隨著全國性和地方性政策的引導,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市場向著綠色節能和區域協同布局的方向邁進,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助力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的增值。
一方面,京津冀地區產業基礎雄厚,市場需求旺盛。其中,北京市是全國IDC市場規模最大的城市,占中國IDC市場規模的 25%以上。預計未來3年,北京市IDC市場規模還將保持15%以上的增速。并且隨著云計算行業新技術應用的滲透和快速發展,市場對首都在線這類云服務商的 IDC 需求占比會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北京在政策利好、可持續規劃以及客戶業務發展高要求的多向催生下,配套資源方向凸顯了其稀缺性和長期滿足業務場景需求的絕對優勢。
陳江平:目前全國數字經濟產生的數據量90%集中在東部地區,而華北地區的算力占到了40%,是全國算力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傳統互聯網、數字經濟發源地在華北地區,2021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40%來源于數字經濟。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與經濟發展水平是強相關的,比如無人駕駛、基因工程、特種材料等高科技、高成長性行業,都需要大量的算力來支撐。
12-07????來源:The Register
11-20????來源:網絡整理
12-09????來源:網絡整理
12-09????來源:網絡整理
08-07????來源:網絡整理
08-23????來源:網絡整理
12-07????來源:數據中心運維管理
05-09????來源:51CTO
05-29????來源:網絡整理
10-25????來源:企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