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國大部分省份都已經出臺了區塊鏈相關發展規劃。而在區塊鏈技術的產業發展中,金融一直是落地應用的主要領域。
為做好“十四五“時期金融標準化工作,2022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多次提及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標準建設,引領金融科技規范健康發展?!兑巹潯愤€提到,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標準研制。
金融標準制定提高金融科技發展質量
金融標準是金融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為金融活動提供規則、指引。目前,我國金融標準體系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市場自主制定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標準數字化轉型緩慢,專業研究機構數量和能力不足,復合型人才短缺。
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宇林向記者表示:“目前與區塊鏈相關的金融業標準數量較少,僅有少量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可供參考。這恰恰體現了區塊鏈在金融業的應用尚處于早期探索階段,業界對一些具體概念和實操可能存在分歧。”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當值主席,《鏈改:區塊鏈中國思維》作者朱幼平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國清理銀行表外業務、地方金融交易、基金、P2P、虛擬貨幣等,以及近期防止互聯網等領域資本無序擴張,目的也是為了有規范地發展金融,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為制定金融標準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國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金融等領域加大標準供給,切實提升金融科技風險防范水平。
金融科技是金融標準化和金融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規劃》明確提及區塊鏈技術對金融標準制定的推進作用?!兑巹潯诽岬?,加強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物聯網等標準研制和有效應用,引領金融科技規范健康發展。
《規劃》還重點提出,在新時期,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標準,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要素標準化。研制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場外市場區塊鏈相關標準,促進場外市場業務模式創新。
區域性股權市場是資本市場的初級形態,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理論上應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等市場錯位發展、功能互補,擴大延伸資本市場的覆蓋廣度和縱深。但在實際中,真正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是極少的。雖然掛牌企業數量看起來不少,但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有限,實際交易并不活躍,大部分區域性股權市場甚至幾乎沒有交易發生。
孫宇林認為,區塊鏈給股權市場可能帶來的變革存在巨大想象空間。理論上,區塊鏈幾乎可以重塑和簡化包括證券發行、交易、清結算、股東投票等各個環節,其中交易和清結算是關注焦點。未來區塊鏈技術在區域性股權市場至少有五大切實可行的應用場景,包括:連接各大金融機構和平臺、建立市場參與中介機構的征信體系、加強中小微企業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建設、完善區域市場股權登記托管功能,以及推動區域市場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對接。
對于《規劃》的發布,朱幼平指出,《規劃》是個大框架,是指導原則,具體金融標準化制定,需要與時俱進、動態更新。發揮標準化在現代金融管理、金融市場體系特別是證券期貨、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金融數字化、防范借科技名義違法違規從事金融業務、金融開放等方面的作用,無疑是踐行金融領域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訴求的重大舉措,進而為推動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和實現現代化添磚加瓦。
“數字化時代,特別是有了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后,金融創新加快。區塊鏈是記賬技術,而打造以記賬為核心的數字金融體系,是回歸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本質,構建未來數字時代新金融體系的要旨。“朱幼平進一步表示,現階段,境外虛擬貨幣如穩定幣、DeFi、NFT等快速迭代,境內也有e-CNY、數字藏品等新物種;境外區塊鏈技術也從公鏈、跨鏈、智能合約、DAO、Web3、元宇宙等快速迭代,境內聯盟鏈也在快速發展,為了適應快速創新節奏,保護甚至鼓勵創新,標準化切忌不能因循守舊,需要同步快速迭代,版本升級也要同步快速更新迭代。
推進區塊鏈+金融創新應用
對于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標準的制定,近年來一直在推進?!兑巹潯诽岬?,目前我國金融標準化雙向開放取得重要突破,中國專家在區塊鏈、可持續金融、移動支付等領域國際標準研制中發揮引領性作用。
11-21????來源:網絡整理
12-09????來源:網絡整理
12-08????來源:鳳凰科技
12-08????來源:TechNews
11-20????來源:網絡整理
11-21????來源:網絡整理
08-27????來源:網絡整理
09-01????來源:網絡整理
09-05????來源:網絡整理
09-21????來源: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