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東數西算”節能新路徑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復函,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張家口等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規劃布局,“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針對上述國家政策,筆者結合中國數據中心發展的現狀,重點論述“雙碳”目標下,“東數西算”節能新路徑。

當前數據中心現狀分析

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2.5kW為一個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伴隨數字經濟持續發展,全社會對算力需求十分迫切,預計每年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由此可見,算力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加快推動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見表1。

表1 “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站)

1647998884446084485.png

ICTresearch咨詢統計,2020年全國有數據中心8萬個左右,總耗電量為1660億千瓦時;根據中國能源局統計的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75110億千瓦時計算,數據中心的總用電量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比例為2.2%。根據我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統計測算,2021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43.6萬架,同比增長27%;耗電量占到全社會用電量的2.6%,碳排放占到全國的1.14%左右。2025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將達到759萬架,較2021年增長40%;能源消耗總量較2021年增加62%,約占全社會用電量4%,碳排放占全國的比重接近2%。

“十四五”期間,河北、廣東、江蘇、上海和浙江等省市機架規模、能耗總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5個地區加和占全國一半左右。由于能耗本身同機架數量深度掛鉤,在供電側不容易調整的前提下,只能通過布局優化等手段,在對存量進行整改的同時,盡量將數據中心布局在氣候適宜、綠色能源充沛等條件好的地區,以降低碳排放,“東數西算”的布局由此而來。

“東數西算”政策對數據中心的影響

數字時代正在召喚一張高效率的“算力網”。“東數西算”是把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打通“數”動脈,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既緩解了東部能源緊張的問題,也為西部開辟一條發展新路。與“東數西算”相關文件的主要政策文件見表2。

表2 與“東數西算”相關文件的主要政策(數據來源:國家改革發展委)

1647998930768046156.png

“東數西算”工程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簡單地說,就是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

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具有多方面意義。

一是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通過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中心布局建設,擴大算力設施規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實現全國算力規?;?、集約化發展。

二是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加大數據中心在西部布局,將大幅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納西部綠色能源,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以大換小、低碳發展等措施,持續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三是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通過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將有力帶動產業上下游投資。

四是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算力設施由東向西布局,帶動相關產業有效轉移,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延展東部發展空間,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相關推薦
新聞聚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返回列表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国产青榴视频a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