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蔣志鵬表示:“在參與政協調研和相關專題協商時,我一直對數字經濟的議題很感興趣,今年兩會我帶來一件《關于支持廈門市數據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 蔣志鵬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廈門是“數字中國”的萌發地、孕育地之一,據統計,2021年,廈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廈門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鼓勵廈門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市。支持廈門深度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數據中心(云計算)、工業互聯網、智能交通物流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建設。探索設立數據交易流通場所,引導非公共數據資源有序交易流通。支持探索數據治理新機制。支持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意見》明確,到2025年,廈門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3.5%,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5%,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支撐,培育形成電子信息、航運金融貿易、文化旅游會展等三個萬億產業集群。
不僅于此,近日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在此背景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大網也已正式開始布局建設,蔣志鵬委員還在受訪中表示,“懇請國家支持在廈門建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蔣志鵬委員建議,支持將廈門納入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體系,為閩西南區域及兩岸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助力東南和兩岸地區數據流通融合、算力資源服務化和大數據應用創新,構建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創新生態。
同時,蔣志鵬委員還建議在廈門試點建設離岸數據中心,在自貿片區等特定區域打造跨境大數據存儲處理基地和國際數據樞紐港,帶動發展跨境數字貿易、國際金融、離岸數據服務外包、互聯網創新孵化等關聯業態發展,服務國家安全大局利益,發揮數據要素創新驅動改革“排頭兵”的作用。
12-07????來源:中國IDC圈編譯
05-09????來源:AET電子技術應用
10-23????來源:網絡整理
11-13????來源:網絡整理
04-25????來源:網絡整理
02-19????來源:網絡整理
12-09????來源:網絡整理
05-27????來源:網絡整理
03-07????來源:網絡整理
11-20????來源:網絡整理